close

某天,看到新聞報導新諾貝爾獎得主,有個:屠呦呦 

我對旁邊的室友說,名字好好笑,

她說:取這個名字的家長,應該是國文造詣很好,

典故為-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小雅·鹿鳴》

我自己國文太差......>_<

以下為科技新報中所報導:


屠呦呦,中國首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中國首位醫學獎得主,全世界第 13 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承載這麼多的榮耀,這位 84 歲的科學家一路走來其實並不輕鬆,她的研究在 1977 年就發表,但屠呦呦的名字卻被封藏了 30 年。

治療瘧疾的藥物氯喹在 1960 年晚期之後就逐漸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治療藥物青蒿素。其實從青蒿植物萃取出來的青蒿素早在 1977 年就有研究出刊,但是當時沒有研究者掛名,因為違反當時中國社會上團體優先於個人的文化,以及秘密軍事計畫發現藥物的事實。

但 2007 年開始在一些研究人員在好奇心驅使下揭露屠呦呦的名子,《紐約時報》形容,「直到現在,中國的科學機構對待屠呦呦的態度有點冷淡。」她從來沒有追求過博士學位或是國際研究。

屠呦呦的發現是根植於中國中藥。1950 年代,瘧疾抗藥性開始在中國南部與越南肆虐,在北越造成越南士兵死亡人數甚至高於戰爭本身。即使中國當時在文化革命禁止科學發表,但瘧疾的問題仍然棘手。1967 年五月 23 日,毛澤東發表一項秘密研究計畫叫做 523,嘗試找到治療方法,但幾年之後仍徒勞無功。

之後中國政府求助於中國傳統醫學北京研究院,他們選擇有西藥與傳統中藥研究背景的屠呦呦來主導新藥研究。2011 年屠呦呦在自然醫藥期刊上寫到,「傳統課程引導我找到中藥的完美寶藏」。

她的研究小組翻閱歷代醫籍和民間療法,確認超過 2,000 種可能的草藥療方,他們從 200 種草藥萃取 380 種化合物,開始在感染瘧疾的老鼠上測試,最終發現青蒿萃取物具有療效,但隨即這項發現出現變數。

屠呦呦鑽研古書文獻,發現西元 340 年醫學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後備急方》中寫到,「以兩公升的水加入一點青嵩,擰出汁一口喝下去。」她隨即了解若加熱萃取可能會破壞植物原有的活性成分,因此使用低溫製程。

結果成功了,先是老鼠後是猴子實驗都出現效果,接著她開始在自己身上做人體實驗,並對叢林中感染瘧疾的工人進行治療。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證實,在全世界各地的草藥、植物、藤本植物、珊瑚和微生物都能找到有用的化學物質,對這些天然化合物進行嚴謹的測試可拯救無數的生命。事實上,現代抗生素青黴素也是從青黴菌類萃取而來,且大部分治療感染與癌症的藥物都是來自大自然。很少藥物是完全合成的。

從古籍中尋找療方是找到獨特化學物質的好方法,屠呦呦找到獨特化學結構並仔細測試證實可以殺死導致瘧疾的寄生蟲,且因為當時人們對瘧疾束手無策,因此這項發現非常重要。

每年全球超過 2 億人感染瘧疾,青嵩素大大降低了死亡率達 20%,兒童死亡率降低 30%。根據諾貝爾聲明,她的發現每年拯救非洲 10 萬人性命,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現代瘧疾療法包括青嵩素,自 2000 年以來拯救了超過 300 萬人。

但現在瘧疾對青嵩素的抗藥性已經開始出現,所以治療上通常會搭配其他藥物來幫助防止耐藥菌株的出現。或許在藥草古籍中還藏有更多由寄生蟲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疾病療法,等待現代科學方法測試。屠呦呦在 2011 年時說,「中國醫學可以幫助我們征服全球威脅生命的疾病,這是我的夢想。」

她也告訴諾貝爾委員會,「我們正在尋找新的、老的,或未預期的方法解決問題,做為科學工作者我們需要創新精神來找到新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aan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