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懼學症(school phobia)最早出現於西元1940年,1960年之後,學界多使用拒學症(school refusal)描述因情緒困擾挫折而拒絕上學的行為。主要特色包含四點定義:
1. 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造成長期缺席。
2. 嚴重情緒困擾,上學時產生大量恐懼、情緒暴躁、情緒低落、或是頻繁表示自己生病。
3. 在應上課時間,個案多在家,且個案父母對此知情。
4. 和蹺課逃學不同,除了拒學之外沒有其他明顯違規行為。
--以上是學生的拒學症--
投入學校工作三年多,
開始也覺得自己有拒學的念頭,
一直在思考要不要繼續走這條路的念頭,
因為現在是行政工作兼幾門課,都覺得很痛苦了,
未來,要是拿到教師證,當一位真正的老師,
每周有十幾堂課,
是否會痛苦加倍?
我了解每份工作都有他的辛苦,
在學校工作的好處,就是早睡早起,基本上下班還看得到太陽,
當然私校有很多課後輔導等工作,
那又是另當別論了!
多數的上班時間是蠻固定的
(其實業界就只是把上班時間延後,現在勞工意識抬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超時工作)
我也看到很多朋友在科技業,每天很痛苦地去上班,
為的也是一份薪水(但那個薪水足以支撐那份痛苦,我想XD)
一想到未來的三十年自己都要做這樣的工作,
其實就會很想當「拒學老師」,
但是責任感使然,
總覺得應該要去面對、克服它!!
還能撐多久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