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遇到的事例]

一、
上週從市政府搭公車回三重時,
身邊坐著一個媽媽吧,
從上車坐下來的那一刻,
就開始梳頭髮,喔~梳頭髮很正常啊!
但從市政府到三重都在梳~"~
(雖然我睡死= =)

她的梳法:
先用右手梳右邊三次;然後在胸前交換手拿梳子,換成左手拿梳子,梳左邊三次!
再把雙手在胸前交換梳子,換成右手拿梳子,持續著!!

就這樣,我醒著的時候,稍微算了一下,大概來回二十次,
(可是,我有4/5的時間都在睡覺)

回家,跟老媽說,
老媽:你為什麼不換位置啊!?
我:因為我坐內側,公車人很多,換了很詭異,而且我超想睡的!
(我也找不出有啥理由換)

二、
在MOS吃早餐時,
有時會遇到一個媽媽(怎麼都是媽媽樣)
他會帶著OPEN醬的塑膠袋,裡頭裝著貝X頌,
然後,一到位置開始擦擦擦,
桌子擦完擦椅子,然後去洗手,

接著把東西放在位置上(喔~通常她都坐同一個位置,我看了五次,都同個位置)
下樓點餐.....

(點餐的過程.......)

回來後,再重擦一次桌子、椅子,
接著去洗手,然後連水龍頭都要洗,
用大量的擦手紙,大概十幾張吧,
她不會把擦手紙投入垃圾桶,
總是把擦手紙全部丟在洗手台旁邊,搞的很髒......

在YAHOO知識家,看到的強迫症:

◎ 何謂強迫症?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學校的表現,甚至連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相同嗎?
     強迫症與強迫性格不相同也沒有因果關係。強迫性格又稱完美性格是自小到大都會有以下的特質:1.過度小心謹慎。2.凡事過於專注於細節、規則、順序等。3.高度責任感、常自責。4.完美主義。5.僵化與固執,無法應付環境突然的改變。

◎ 強迫症多常見?
      多年以來,許多人認為強迫症是一種少見的疾病, 但是,這個疾病經常是被低估的,因為病人會隱瞞病情而不去尋求治療。
      根據估計,所有的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為100人中有2-3位,也就是全台灣大約是40-60萬左右的強迫症病人。這個比例高於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恐慌症。男女罹患這個疾病的機率相當。大部分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二十五歲以前)發病。大部分都有婚姻適應的問題,也容易並發續發性憂鬱症狀。

◎ 強迫症的主要症狀?

一、強迫性思考:
        強迫性思考是一種不想要、侵入性的想法、衝動、或影像。通常患者感受到的是討厭的、無意義的、無法接受的、很難擺脫的。引發強迫性思考的刺激因素很廣泛。
        當強迫性思考出現時,隨之而來的是不舒服的感受和焦慮,讓人有一股衝動想去「中和」它。中和可以是外顯的行為,例如強迫性洗手或檢查等;也可以是內隱的心靈活動,例如當強迫思考出現時運用其他的想法來對抗它,不讓它出現。
        病人通常覺得強迫性思考的內容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很難控制。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強迫症的患者都會覺得他們的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行為是無意義的或超過的。
       最常見的強迫性思考是有關污染的反覆想法(如與人握手被沾污)、一再懷疑(如懷疑自己已做了某些行動,諸如行車中傷及他人或離去時未鎖門)、需要事情遵照特殊次序(如東西凌亂或不對稱時會強烈不舒服)、有關攻擊或可怕的衝動(如想傷害自己的子女或在教室內喊叫淫穢言語)、及性的想像(如一再出現春宮圖片影像)等。
二、強迫性行為:
        在強迫性思考之後,跟隨而來的就是強迫性行為。強迫性行為可以是重複的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字句)。
        假如不做強迫性行為焦慮則會增高,當做了強迫性行為之後可以暫時降低焦慮,但是也因此而不斷地強化個案去執行強迫性行為的動機。
         有時患者會「抗拒」做強迫性行為,抗拒越大就越健康。患者有時會有「逃避行為」,尤其當某些情境足以引發強迫性思考與行為時,越是逃避強迫症越嚴重。
        最常見的強迫性行為就是清洗與檢查。其他症狀包括︰算數字(通常是在進行強迫性行為時,例如洗手會數次數)、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齊性、需要或要求再保證等。
三、病識感:
        強迫症病人通常對於自己的症狀有病識感。大部分時間他們知道自己的強迫性想法是無意義的或誇張的。並且知道他們的強迫性行為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這些知識並不足以停止強迫性思考或行為。
四、抗拒:
        大部分強迫症病人理解到自己的強迫意念或強迫性行為是不合理,努力地屏除他們不要的強迫性思考,並且防止強迫性行為。
        在試圖抗拒強迫性行為的時候,此人會感覺越來越高漲的焦慮或緊張,而在順從強迫性行為當時焦慮或緊張常也降低。
        很多人可以在他們工作或上學時的數小時之內控制強迫症狀。但是在病程中幾次對抗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都失敗後,患者會投降,不再有動機與其對抗,反將強迫性行為併入自己的生活常規之中。此時強迫症狀變得更嚴重,以致費時的儀式行為佔據了病人的生活,使得他們無法外出參與活動。
       這時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失去免疫力的個體般,沒有一點抵抗力,只有被強迫症蹂躪而已。所以平常就要多鍛鍊意志力,強化自己的免疫力(抗拒力),以便跟強迫症長期抗戰。
五、羞恥與秘密:
        許多強迫症病人寧願隱藏症狀而不去就醫。他們通常可以在朋友面前成功地隱藏症狀。隱藏祕密的結果是發病多年之後才得到專業的幫助。而之前他們已經被強迫症折磨多年了。
六、症狀的慢性化:
       有些人會在短暫時間內康復,但是大多數的病人的症狀會起起伏伏數年。病情的起伏跟外在壓力、環境改變與心情的變化相關。

另外,還有一些文字敘述,但太過冗長了,
我希望那兩位媽媽,都可以早日走出某些陰霾。

我跟強迫症連邊都沾不上,
如果"意志不堅"四字算的話X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aan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